当我们在游览山川湖海时,或许会为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而感慨;当我们追求古圣先贤的足迹时或许会为智慧的深邃而感慨。...
流风余韵
我现在的所在地为史氏故里。 抬头望去,是金色边框的匾额,上面的字却是从左往右读的,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后人翻修的。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的鱼池,鱼池周围堆满了石块,
我现在的所在地为史氏故里。
抬头望去,是金色边框的匾额,上面的字却是从左往右读的,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后人翻修的。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的鱼池,鱼池周围堆满了石块,还种了几株绿色植物,几条鱼儿在池中畅游,一条金色鲤鱼,四条红色小鱼,随着它们的游动,池面泛起层层波纹。
我们走到门的两侧,这里记载着一些资料,所谓史氏故里,其源于史浩,史浩一生中并没有做什么震天动地的大事件,顶多算是一个气运稍佳的普通人,不过,他是第一个公开为岳飞鸣冤的人,同时也是一名宰相!
史氏故里不单指史氏,更映衬着宋朝这个朝代,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没有唐朝的繁华昌盛,也没有明朝的铁骨铮铮,宋朝似乎少了份骨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沿路返回,回到小路上,我们向着月湖的方向前进。
月湖景色优美,风光靓丽,湖上有很多人划着船,与周围的郁郁葱葱相得益彰,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走着,来到了小桥上,这桥很小,几步便可横跨,此处风景最为迷人,杨柳柳枝低垂,随风摇曳,如珠帘玉幕,从缝隙中可以看到月湖波澜,更给人朦胧之美。两旁是青瓦白墙的古房,有宋朝的特色,有的游客们身着古装,拿着油纸伞,在小路上穿梭着,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似是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今天相遇。
跨越古桥,是圆形洞口的四芳洲,步入其中,仿若走进宋朝文人家中的庭院,景色小巧精致,有着宋朝温润文雅的气息。
小池,假山,荷塘,长廊,越往深处走,人越稀少,不知走了多久,周围景色已变,五彩斑斓已消散,眼中倒映着无尽的翠色,我心里一震----是水杉。
水杉从地底冒出,直冲云霄,参天的水杉,遮住了碧蓝的天空,伫立不倒,使我沉醉其中。
走出水杉地,继续顺着小路走,走哪观哪,不论其他。
一路上边走边拍照,不觉又走回原处:月湖。此时的月湖游人依旧多,但与上午相比,确实少了不少。此时,脑海中浮现出了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率领一群忠于宋朝的臣子跳河的画面。他们的眼神是坚毅的,就连年且九岁的赵昺都是豪无畏惧的。
南宋灭亡了,这一个经济发达的朝代,兜兜转转还是回归的灭亡。
历史风云变幻,只有史书的一笔一划记载着这个朝代。
微风拂过,湖面依旧泛着不变的波纹。
在远处的幽静之中,一颗颗高耸的的水杉矗立着。而这些水杉,似乎就是支撑着繁华美景的顶梁之柱,它们是岳飞,是陆秀夫,是文天祥,同时也是以史浩为代表的那些宋朝忠臣。是一个个肉体虽死,但精神犹在的宋朝顶梁柱。
星转斗移,历史沧桑,流风余韵,永不消逝!
标签: 流风余韵
相关文章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