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五年级 > 参观袁隆平水稻博物馆作文750字

参观袁隆平水稻博物馆

五年级 2025-08-31 728字 王若熙
参观袁隆平种子博物馆记 暑假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父母来到袁隆平水稻博物馆。推开玻璃大门,迎面是一幅巨大的金色稻田壁画,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壁画上,仿佛为每一粒稻穗都

参观袁隆平种子博物馆记

暑假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父母来到袁隆平水稻博物馆。推开玻璃大门,迎面是一幅巨大的金色稻田壁画,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壁画上,仿佛为每一粒稻穗都镀上了生命的光泽。

“请往这边走。”讲解员亲切的声音将我的视线引向第一个展区。展柜里静静躺着一本发黄的笔记本,纸张已经卷边,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观测数据。“这是袁院士1964年在安江农校工作时使用的原始记录本,”讲解员说,“当时他每天要在烈日下观察上万株稻穗。”

转过拐角,一个复原场景让我停下脚步:泥泞的试验田里,摆放着袁院士使用过的草帽、雨靴和简陋的观察工具。展板上的老照片记录着他弯着腰在田间工作的身影,汗水浸透的衬衫紧贴在背上。忽然,我注意到玻璃展台里一个小小的标本瓶,里面浸泡着几株不起眼的野生稻。“这就是改变历史的野'标本,”讲解员的声音突然激动起来,“1970年袁院士团队在海南发现这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走进核心展区,环形屏幕正在播放纪录片。画面里,年轻的袁隆平顶着烈日穿梭在稻田中,手指轻轻拂过稻穗。背景音是他浓重的湖南口音:“我梦见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身旁的母亲悄悄抹了抹眼角。

最让人震撼的是“稻穗长廊”。两侧透明的立柱里陈列着从第一代杂交水稻到最新“海水稻”的完整系列标本。触摸屏显示着令人惊叹的数据:杂交水稻累计增产粮食近8亿吨,每年多养活8000万人。父亲指着最新的“巨型稻”标本感叹:“这稻株都快赶上我高了!”

在博物馆尾厅,电子留言板上跳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言。我郑重写下:“饭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凝结着像袁爷爷这样的科学家毕生的心血。”离开时,夕阳为博物馆前的金色稻穗雕塑镀上温暖的光晕,就像袁爷爷永远温暖的笑容。

这次参观让我懂得,袁隆平水稻博物馆不仅保存着珍贵的科研实物,更在传递着一种精神——那粒改变世界的种子,其实就种在每个人心里。

标签: 博物馆 参观 水稻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