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四年级 > 寻访“最早的中国”作文1000字

寻访“最早的中国”

四年级 2025-08-16 961字 章珩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又去了中原大地——河南。这一次我们要去寻访最早的中国:夏的文明。安阳的殷墟是大邑商遗址,有几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映证,但是洛阳的二里头目前还没有发现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又去了中原大地——河南。这一次我们要去寻访最早的中国:夏的文明。安阳的殷墟是大邑商遗址,有几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映证,但是洛阳的二里头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只有一些图案,我想亲自去那儿看看。

来到洛阳近郊的二里头村,一大片望不到边的芦苇把博物馆围住。我想:这里是不是先民们住的地方呢?妈妈帮我请了一位讲解员介绍二里头文明,他就是二里头首件青铜礼器的发现者——郭振亚爷爷。

进入第一展厅,我们首先看见一大块石膏模板,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鼎牌、爵等等。再向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大展柜前,在那时人们竟然就已经能用土做鼎然后在上面“画画”,虽然陶鼎的样子很质朴,和青铜器鼎不能比,但是已经基本具备了鼎的各种形态。在旁边的展柜里放着一个像今天的杯子一样的文物,叫做“青铜乳钉纹爵”,让我想到在刚才博物馆大厅中的柱子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一类文物叫“爵”,进入洛阳博物馆珍宝馆的第一件文物也叫做“爵”,那件文物就是郭振亚爷爷在挖土时发现的。二里头博物馆里的这件“青铜乳钉纹爵”相当于是青铜爵中的“美人”,因为在它有细长的腰,往侧面优雅伸展的脖子,像是翩翩起舞的女子,四千年我们中国人民审美已经如此厉害了!

在展厅的中间柜子里还放着各种形状图案、形态、生动的文物。最著名的应该是用绿松石拼成的一条龙,龙上有各种形状的图案、形态生动,色彩鲜明,龙的脖子旁放着一只铃铛。铜铃是为了让人更好的跟上神交流;龙则代表了王权,反映了古代早期的礼制体系的出现。可惜这个“中华第一龙”真品被带去了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在二里头放的是个复制品,下次我一定去看看。在石龙旁的柜子还放着几件像现在的卡片一样的牌饰,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这件文物是用青铜器先做好样子,再把绿松石贴上去,上面的花纹像一只小狐狸,考古学家说它是大祭司用来挂在胸前更好地上神沟通用的,这些复杂的手工说明当时的手工业已经非常发达了。我想这也是后来到了商朝、周朝,产生了大量青铜器的积淀吧。

二里头为什么没有文字呢?为什么到了商朝就有了这么多甲骨文呢?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让我疑惑不解。郭爷爷介绍说:“二里头目前只挖了遗址所在地的百分之二,还有许多文物、文明、文字都是未知的!”

参观完展品,郭振亚爷爷在我带去的许宏教授的《最早的中国》书扉页上写道:“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曙光,欢迎章同学到二里头夏都博物馆!”走出博物馆,外面下起了小雨,小鸟在一片片的芦苇上飞,我想:四千年前的夏朝人民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芦苇丛中和小鸟交流呢?

二里头是中华文明末知的宝库,等我长大了,也许也能在二里头探索更多四千年前的秘密吧!


标签: 寻访 中国 最早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