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热,空中大圆,目不直视,烫不可触,人皆饮水解渴。日中,太阳巨大,人皆出汗,地面滚烫,空调皆开,还不能解暑...
爸爸曾经是一名海军军官,他经常给我讲述海军的故事。家里的书架上,有一枚闪闪发光的军功章,那是爸爸的荣誉。 今天我们正在讨论9.3阅兵的事情,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中国的
爸爸曾经是一名海军军官,他经常给我讲述海军的故事。家里的书架上,有一枚闪闪发光的军功章,那是爸爸的荣誉。
今天我们正在讨论9.3阅兵的事情,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中国的三艘航母为什么取名为辽宁、山东和福建吗?”“是因为这三个地方都靠海吗?”我回答。爸爸摇摇头,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当然不是,这三个名字的背后承载着中国近代海军最悲壮、最惨重的历史记忆。”
1894年,黄海之上炮火连天。北洋水师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抵抗日本舰队,致远舰舰长邓世昌更是在战舰重伤、弹药耗尽的时候,毅然驾驶着残破不堪的致远号撞向敌军,壮烈牺牲。此战失利后,日军攻占了旅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自此,我们彻底丧失了黄海的制海权。辽宁舰就是为了铭记甲午海战的屈辱与悲壮。
“那山东舰呢?”我追问道。爸爸的声音更加低沉:“那是为了纪念威海卫战役。”甲午海战之后,日军为了彻底击垮北洋水师,海陆并进夹击了威海卫。纵然是敌众我寡、弹尽粮绝,我们依然没有屈服,丁汝昌写下了“今为一死以尽臣职”的血书,亲手引爆定远号,与战舰共存亡。最终还是没能改写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难道福建舰也有一段这么悲壮的历史吗?”我低声问。爸爸艰难地点点头。1884年法国人的铁甲舰突然闯进我们的马尾港,炮口对准了毫无准备的福建水师,主帅张佩纶这个软骨头刚听到炮响就仓皇逃命,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我们的士兵依然没有放弃,硬是用木船对抗铁甲舰,用血肉之躯顶着法国人的炮火往上冲,尽管最终全军覆没,但他们的血性却永不磨灭。
讲完这个故事,我和爸爸都陷入了沉默。这时妈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如今中国海军早已脱胎换骨了,这些现代化航母就是捍卫海疆的利剑!”“对!”爸爸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舰队。你在方特看到的致远舰,曾经守护的是同样的海疆!”
我忽然明白,这些以地名命名的航母,不仅是强大的国防装备,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们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创造未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