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五年级 > 游都江堰作文750字

游都江堰

五年级 2025-10-16 734字 戴辰臻
游都江堰 成都的都江堰,是古老的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它承载着古人无尽的智慧。 走进都江堰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兴建

游都江堰

成都的都江堰,是古老的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它承载着古人无尽的智慧。

走进都江堰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兴建或修复都江堰时间排列的官员雕像。排在最前的,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似藏满智慧,手中羽扇,尽显“卧龙”应对万难的从容。因游人频繁触摸,原本泛黑的铜像竟擦出了金色。诸葛亮对蜀地的贡献铭记人心,其余雕像对应的官员,也都曾为都江堰添砖加瓦:元朝四川总督改良治水,制铜龟助力;唐朝四川总督章仇兼琼完善工程、修建乐山大佛;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既是治水专家,也是美食家,他是四川名菜宫保鸡丁的发明者......

从官员雕像处前行,便到“宝瓶口”。它是江水涌入成都平原的关键,背后故事也很奇妙。相传古时“宝瓶口”被石山---玉垒山堵塞,若硬挖需30到40年。李冰巧用热胀冷缩原理,用火加热石头,再以冷水浇灌,一热一冷间,石头自然开裂,经过长期开凿,玉垒山被凿出一个宽约20米、高约40米的缺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且能精准控制进水,如同“珍宝”般守护着灌区用水,故得名“宝瓶口”。宝瓶口的开凿,不仅解决了岷江引水的核心难题,更成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中“限流、引水、排沙”的关键设施。它严格控制进入内江的水量,是李冰父子将自然地形与工程智慧结合的典范,也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继续前行游览,就到了最体现古人智慧的“鱼嘴”。此处工程因形似鱼嘴得名,有“四六分水”和“外江排沙”功能。“四六分水”像精准计算器,洪水期时就少给成都导水,只分四分;枯水期时就多给导水去六分,古时无先进测量工具,却能做到这般精准,堪称奇迹。“外江排沙”也很厉害,让泥沙排入不用于饮用的外江,利用江水湍急,泥沙被冲向空中后随水远去,保障成都平原用水清澈。

都江堰,历经千年仍造福一方,不愧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古人智慧的结晶,让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深深地折服。

标签: 都江堰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