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有一段难忘的取经故事,而我的取经故事则与跑步紧紧相连。说起跑步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
莫做“等凉人”一幅漫画的觉醒
莫做“等凉人”:一幅漫画的觉醒 语文课本里那幅《等待乘凉》的漫画,像一柄锋利的刻刀,在我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记。初看时忍俊不禁,再回味却如芒在背,仿佛画中人的影子正与现
莫做“等凉人”:一幅漫画的觉醒
语文课本里那幅《等待乘凉》的漫画,像一柄锋利的刻刀,在我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记。初看时忍俊不禁,再回味却如芒在背,仿佛画中人的影子正与现实中的自己重叠。
画面定格在燥热的午后:刚栽下的小树苗歪斜着扎根泥土,稀疏的嫩芽在风中颤抖,树干细得仿佛承受不住一片叶子的重量。身着工装的年轻人挽着浸透汗水的衣袖,握着喷壶的手掌还沾着湿润的泥土,豆大的汗珠顺着泛红的脸颊滚落。正当他准备俯身浇灌时,目光突然凝固——树的另一侧,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翘着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倚靠着树干,金丝眼镜下的眼神满是算计:“等这树长大,最先享受阴凉的必定是我。”年轻人惊愕发问,对方却气定神闲:“等着乘凉。”
这幅荒诞的画面,何尝不是现实的缩影?明明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数年光阴,有人却妄图跳过耕耘的艰辛,直接摘取他人汗水浇灌的果实。这种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像无形的蛀虫,啃噬着奋斗的意志。更讽刺的是,当我在记忆中打捞过往,竟发现自己也扮演过这样的角色。
数学题稍有难度,我便扯着嗓子呼唤妈妈“救急”;英语背诵刚觉枯燥,就把单词书丢在一旁刷起视频;作文构思卡壳时,第一反应不是沉淀思考,而是搜索范文“借鉴”。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人的帮助,把别人的智慧当成自己的“乘凉大树”,却从未想过亲手培育属于自己的知识之树。那些被我敷衍过去的难题、草草略过的单词、东拼西凑的文章,最终都成了知识体系里摇摇欲坠的缺口。
冰心笔下“浸透奋斗泪泉”的成功之花,在历史长卷中处处绽放。敦煌莫高窟的匠人们,在昏暗洞窟里举着火把,用毕生心血勾勒飞天的衣袂;李时珍翻山越岭二十七年,尝遍百草才著成《本草纲目》;敦煌女儿樊锦诗,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在漫天黄沙中守护千年壁画五十余载。他们用一生的坚守证明:没有凭空降临的阴凉,所有的岁月静好,都需要有人默默耕耘。
合上书本,窗外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那是园丁年复一年修剪浇灌的成果。这幅漫画像一面明镜,照出人性的弱点,更指明前行的方向。与其守着别人的树苗幻想乘凉,不如亲手种下希望,用汗水浇灌成长。当我们学会独立面对风雨,终会在自己培育的绿荫下,收获真正的清凉与甘甜。
相关文章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