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赞美明珠的诗文。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了一座由明珠命名的巍峨建筑—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塔,...
游东方明珠塔
四年级
2025-07-15 571字
张绍恒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赞美明珠的诗文。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了一座由明珠命名的巍峨建筑—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塔,它曾稳坐亚洲第一高塔宝座长达八年,由两个大球、六个小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赞美明珠的诗文。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了一座由明珠命名的巍峨建筑—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塔,它曾稳坐亚洲第一高塔宝座长达八年,由两个大球、六个小球巧妙组合,底部的支撑点暗合三角形稳定原理,远远望去,仿佛一串遗落人间的璀璨珠链。
怀着雀跃的心情踏入塔内,电梯载着我们飞速攀升至259米处的观光台。推开通往观景台的门,整个上海如同摊开的画卷在脚下铺展。黄浦江蜿蜒流淌,江面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宛如一条飘动的碧玉丝带;身旁的上海中心大厦虽拔地倚天,也仅比东方明珠塔高出些许;而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则如同错落有致的积木,连平日高大的楼宇都成了匍匐的小蚂蚁,这番壮观景象,让我不禁屏住了呼吸。
沿着旋转楼梯下行,便来到256米的全透明观光道。脚下的玻璃通透如镜,将天空与地面的景致同时映照,每走一步都似凌空而行,仿佛与云朵并肩。尽管双腿微微发颤,我仍鼓足勇气在上面驻足片刻,感受这份独特的惊险与刺激。
随着电梯缓缓下降,16米处的上海历史陈列馆将我拽入时光隧道。散发着药香的老式药房、雕花斑驳的古旧花轿、摆满精美陶器的陶坊……一件件展品栩栩如生,再现了老上海的市井百态。从交通工具的演变到鸦片战争的风云,泛黄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离开东方明珠塔时,我的心绪仍沉浸在震撼与惊叹之中。这座集现代科技与历史底蕴于一身的建筑,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更像是一本立体的史书。若有机会,真希望你也能来这里,触摸历史的温度,饱览魔都的风华。
标签: 东方明珠
相关文章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