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五年级 > 寻访稻田里的“种子精神”作文700字

寻访稻田里的“种子精神”

五年级 2025-08-05 660字 黄宇辰
那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我循着纪录片的光影,推开了一扇通往稻田的门扉。袁隆平爷爷的身影就这样闯入我的视野——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用他浸透汗水的故事,在我心里播下了

那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我循着纪录片的光影,推开了一扇通往稻田的门扉。袁隆平爷爷的身影就这样闯入我的视野——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用他浸透汗水的故事,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名为“种子精神”的奇迹之种。

我跟随镜头回到1961年的安江农校。烈日炙烤着试验田,年轻的袁隆平正弓着腰,像寻宝人般在稻丛间仔细寻觅。他要找的是传说中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个拗口的专业名词,在当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正是这颗执着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支撑着他日复一日地弯腰、观察、记录。当第6400株稻穗终于出现期待中的性状时,他沾满泥土的手指微微颤抖——这不只是科学发现的喜悦,更是一个追梦人见证生命奇迹的感动。

在海南岛的南繁基地,我看到了最动人的“种子精神”。简陋的棚屋前,袁爷爷正捧着稻穗像对待新生儿般小心翼翼。台风过境后的试验田一片狼藉,他却踩着泥泞弯腰抢救残存的秧苗。那些被雨水打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细微的生长变化。在这里,我读懂了“种子精神”的真谛:既要像种子般扎根泥土,又要怀揣破土而出的勇气。

最震撼的相遇是在超级稻攻关的岁月里。镜头前的袁爷爷两鬓已染霜白,但眼睛仍亮得像星星。他带着团队在云南元江的干热河谷中,像照顾孩子般培育着耐旱稻种。当亩产突破900公斤时,老人孩子气地跳进稻田,金黄的稻浪在他周围翻滚。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种子精神”不仅是坚持,更是要让希望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离开纪录片的光影世界时,我的掌心仿佛还留着稻穗的触感。袁隆平爷爷用一生诠释了“种子精神”——像种子一样扎根大地,怀揣改变世界的梦想,在平凡的土壤里孕育非凡的可能。这种精神已经化作金色的稻浪,在每个追逐梦想的人心中,荡漾出永不褪色的希望。


标签: 种子 寻访 精神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