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探个究竟作文700字

探个究竟

六年级 2025-08-01 672字 邱琦涵
总有人说中国遵从“月亮秩序”,仔细一想,我们使用阴历,从古代的嫦娥奔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如今的月亮饰品、各个文章。人们为什么如此偏爱月亮? 月亮寄托情

总有人说中国遵从“月亮秩序”,仔细一想,我们使用阴历,从古代的嫦娥奔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如今的月亮饰品、各个文章。人们为什么如此偏爱月亮?

月亮寄托情感

驱车来到郊外,周围一片黑暗之时,月亮的明亮就显得犹为突出,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丝丝的愁苦都从内心滋生岀来。

古时没有照明,夜晚就只有月亮,他们用雪反射月光来读书,她指导人们农忙。试想一位外出的游子,或是落榜的士人,夜深人静时枕着手臂躺在榻上,思考着今后,遗憾与悔恨交织,所见之物却只有月亮,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此看来,“一起看月亮”真是一句浪漫至极的话,这不就是与人分享自己的愁苦,分享最脆弱不堪的一面吗?

月,是圆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瞧着她从弯钩儿似的一点点圆润起来,她总有圆的一日,但人却不尽如此。中秋节,或是每月十五,抬头望去,那么晶莹洁白,自己却不能与家人共坐一桌,吃一块月饼聊一轮家常,月是圆的,人却不能团圆。

月亮的永恒性

月亮是永恒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空间来看,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异国他乡还是各家各户,赏的都是同一个她,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一想,是不是思念之情有所缓解呢?

再者就是时间上的永恒。十年百年前是这轮月亮,千年前也是这轮月亮。那谁不会产生感慨,原来千年前李杜赏月,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和我们赏的是同一轮明月啊!这时月亮就让我们与千年前的他们产生了微弱的联系和共鸣。让人不禁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日,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们为什么如此偏爱月亮?

这轮明月,悬挂的是心中情丝,更是民族情怀。既是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又是家国兴盛衰亡的见证,它更是跨越了古今时间,让天堑变通途的桥梁。这轮明月,是永恒的守望,是无尽的思念。


标签: 究竟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