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二 > 旧书里的微光作文1150字

旧书里的微光

初二 2025-08-21 1140字 俞舢汝
庸常之中,微茫不朽——题记 落日的余晖从窗边细细流淌进来,窗户镀着金边,书架上有灿烂的轮廓,书上的碎光,如同平淡日子里的祝福,温柔而又漫长。 在这座城市的角落有一家

庸常之中,微茫不朽——题记

落日的余晖从窗边细细流淌进来,窗户镀着金边,书架上有灿烂的轮廓,书上的碎光,如同平淡日子里的祝福,温柔而又漫长。

在这座城市的角落有一家不起眼的旧书店,他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的守候在时光里,老周——这家书店的主人总是坐在角落的藤椅上,鼻梁上架着一副铜框老花镜,镜片后是一双阅经沧桑却依然明亮的眼睛。

老周的双手如同两片风干的梧桐叶,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却出奇的灵活,我常常看他修补旧书,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小心翼翼的抚平卷角的书页,仿佛每个褶皱里都藏着等待被唤醒的灵魂,他的手永远带着洗不干的墨迹,仿佛那些文字已经渗进了他的生命。“这本书啊,”他指着一本泛黄的旧书对我说“他比我的年纪还大,可是里面的故事永远年轻。”

正逢雨季,昏暗中垂下一幅巨大的透明珠帘,雨水顺着书店漏水的屋顶滴落,老周急急忙忙的用塑料布盖住书架,我也一起帮忙。事后我俩的衣服都有些湿,老周看着我眼神中透出一丝感激,便给我递来一杯姜茶作为感谢,隔天我来到书店,他正用吹风机的暖流唤醒一本1925年版的《圣女贞德》。“书和人一样都需要被善待。”。阳光透过以后的窗户照进来,他的白发在光线中泛着银光,那些被烘干的书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恰似对这份坚守的温柔回应。

寒夜里,他会为一个常来看书的大学生很晚才关店;下雨天他又会把几把旧伞挂在门外,更忘记带伞的路人取用。我曾亲眼看见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窘迫的老人在他的书架前翻弄了一整个下午的《二十四史》…老周却亲切的递给他一碗木莲冻……最平凡的善举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纸张与时光发酵的独特气息。老周带着老花镜坐在柜台后,鼻尖几乎要碰到书页,像在嗅闻文字的味道,阳光透过积尘的玻璃窗,在他花白的鬓角上镀了层金边,在阳光里定格成平凡生活最美的剪影,那些泛黄的书页间藏着无数读者留下的指纹与故事。

在这网络盛行的时代,纸质媒体愈发衰落,老周的旧书店就像一座文化的孤岛,在信息爆炸的乱世中苦苦挣扎。有时候我觉得他不像是在卖书,更是像在执拗的坚守。他手上的老年斑像极了树叶上的霉点,他整理书架时,那些被翻烂的书籍会发出轻微的叹息声,最上层那排70年代出版的《鲁迅全集》,书籍已经退成了淡青色,却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像他们的主人一样倔强。

黄昏时分,老周踮脚擦拭书架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门口那块“今日新书”的小黑板前。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个人的村庄》和《回乡记》的书名,老周的手虽有些颤抖,遒劲有力的字迹,却谱写出平凡生活中最动人的诗行。偶尔有熟客推门进来,带进一阵风,丝丝缕缕的风吹动挂在门后的铜铃,柜台边上那本《百年孤独》摊开着,由于经常翻阅已经磨边了,风缠在书页上吹得沙沙作响。

这些平凡日子里的微光,就像晨露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煽动的星火,微小却温暖,当城市在书店的窗外飞速变迁,老周和他的书店似乎成了时间长河中的一座孤岛,却用泛黄的书页为那些随时可能迷途知返的灵魂点亮一盏静静守候的温暖的灯。

最动人的光芒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坚守背后。

标签: 书里 微光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