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三 > 苕溪“双璧”行作文1550字

苕溪“双璧”行

初三 2025-09-06 1510字 梅珏星
晨光初透,余立乌篷船头,望南浔烟柳拂桥影。舟楫轻摇,荡漾清波,千载丝市风华犹在檐角铃铛中低吟。忽转暮云西合,太湖苍茫如泼墨,铁水腾空化星雨,赤焰灼灼染霞衣。此方水

晨光初透,余立乌篷船头,望南浔烟柳拂桥影。舟楫轻摇,荡漾清波,千载丝市风华犹在檐角铃铛中低吟。忽转暮云西合,太湖苍茫如泼墨,铁水腾空化星雨,赤焰灼灼染霞衣。此方水土,一畔温婉若南浔绣娘捧碧罗,一畔雄浑似太湖铁汉舞金蛇,恰似两块璧玉相映成趣——且看这二日行迹,如何将千年吴越风流,尽收掌中折扇。

铁水泼星汉,太湖沸金波

暮色初垂,太湖古镇渐次亮起灯笼,镇中人头攒动,许多女子身着古装,让人忽有穿越之感。人流朝同一方向涌动,都将赴一场铁花与烟火的视觉盛宴。

还未开场,湖畔边便人山人海,四层高的古楼挤满了人,沿湖的木栏边也同样水泄不通。古镇楼台上灯火辉煌,如见夕日的大唐盛世般壮美,令人不禁频频感叹。忽闻远处传来铁链铿锵,惊觉千年铁艺正破空而来。

见八位匠人分别于双层城楼与河中央的两处小渚,赤膊执勺,将千度铁水倾入寒铁,霎时轰然炸裂,金雨漫天。火星迸溅如赤龙腾渊,铁屑纷飞若银蝶扑朔。铁树千枝,银花万朵,在墨色苍穹下灼灼如昼。这壮丽之景使我忽忆《天工开物》中所载“锻铁为星”的古法,此刻竟于眼前复活,千年匠心化作刹那烟火,令人心魄震颤。

铁花未熄,烟火又起。声破长空,一簇簇青焰扶摇直上,倏然绽作满天朱华。烟火倒映湖心,恰似鲛人撒珠,将星河揉碎于碧波之间。铁花与烟火并舞,让人一时不知往何处观,仅留一声又一声赞叹……

夜风拂面,铁花余温犹存,烟花已逝长空。天地寂然中,忽觉古镇千年文脉皆在这一冷一烈、一逝一恒间。铁火淬炼的是匠人执念,烟花㶷烂的是岁月轻叹,而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明依旧照今人。

归途踏碎月影,衣上犹沾星芒。忽悟所谓“风月无边”,原不在山水形胜,而在这一瞬与亘古的交融——铁花焚尽浮华,烟火照亮苍茫,而古镇永远在这冷铁与暖焰中,续写着未央的传奇。

石桥连曲巷,南浔柳色新

烟雨中的南浔,山水如墨染,宛若丹青未干,提笔点欲穿。

抵达南浔古镇,已近响午。古镇中的商业气息并不浓郁,泛着幽幽古朴的韵味。人群零星点点,沿着古河畔停停走走,更多人选择走进一家河边的商铺,一边享用着“干挑面”“定胜糕”等特色美食,一边欣赏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景致。

三道茶的气息在氤氲的空气中浮沉,与之相伴的还有那丝丝醉人的烟雨。只见一抹锦锻似的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锈花针般的雨。

品完茶,我撑起油纸伞,走进曲折的巷子。青石板上湿漉漉的,我踮着脚走过一摊摊的积水,聆听恬淡的雨声。登上一座石拱桥,两边的风光尽收眼底,百间楼的黑瓦层层叠叠,仿佛老者的皱纹诉说千年沧桑。桥下流水潺潺,梳理着河底初长的水草。细雨无声地打在水面,泛起细细波漾;打在石栏上,亮晶晶的,使石桥更加纯洁、剔透,恰似碧玉石雕般,为河面平添几分美趣……静谧、祥和、安好。整个南浔都好像在这雨中酣睡。

一只木船缓缓地从桥下驶过,让我有了坐船的欲望。登上兰桂馨香的小舟,沿頔塘河缓慢行驶,沿途的风景宛若梦中乌托邦。嬉笑打闹的孩子正冒雨着踩水坑,小铺中的女子边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边弹拨着琵琶。雨则为这风雅添了件幕帘,也多了份神秘……揺橹的船家不知何时唱起:“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思绪绵延,画船听雨而眠。

忽闻倦鸟的阵阵娇啼,打破了寂静的南浔古镇。水岸边的房屋上垂着凌霄,花香淡雅,清风徐来,水波不惊,却惊动了沉寂的凌霄花。它们犹如韶华尚在的少女,羞涩地渴望一切美好,迎风摇曳,尽态极妍……

南浔的“结尾”是渐次熄灭的喧嚣。我独坐溪畔,看一叶乌篷船载着半船星辉,缓缓划向张静江故居的飞檐。檐角铜铃轻响,恍若古籍中跌落的标点,为千年水乡画上圆满的句号。

尾声

南浔的月光在青石板上雕刻,太湖的烟波将古迹揉入浪痕。临水老檐垂下的不是灯笼,而是光阴凝成的铜锁;太湖铁花不是星子,而是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它们教人懂得,所谓古意不在封存,而在檐角欲滴未滴的露。浆梢将触未触的云,那些悬在将尽未尽处的,才是永恒的呼吸……

标签: 苕溪 双璧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