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二年级 > 登庐山记作文1350字

登庐山记

二年级 2025-09-08 1325字 徐子宸
远看其峰,迷雾缭绕,近看其景,苍翠欲滴,这是我对庐山最好的概括,今年暑假,我亲临此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壮丽而又宏伟的力量。 从山侧面乘索道上山,只见庐山巍峨耸立,如同

远看其峰,迷雾缭绕,近看其景,苍翠欲滴,这是我对庐山最好的概括,今年暑假,我亲临此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壮丽而又宏伟的力量。

从山侧面乘索道上山,只见庐山巍峨耸立,如同一把尖锐的刀锋,直插云端,山脊由缓变陡,地下的植被由荒芜到浓郁葱葱,无不显示着这座横跨在赣北大地的雄奇山峰的生机盎然。到达山上,游人如织,来来往往的旅游者和大小小的商铺在正是在阳光如画的热闹繁华。峡谷,这就是来到庐山必定经过的景点——牯岭镇。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经过一处处翻腾的云海,我进入一个山口,往下走,一棵棵参天大树吸引了我的注意,阅读景点的标牌,我才明白,这些原来生长几千年的老树,这更加让我对这座神秘的山充满兴趣,沿着山路一直向下,一座石洞赫然在眼前,里面端坐着的吕洞宾塑像仿佛解释它不平凡的来历,这便是仙人洞,无数游人在旁边观摩,映衬出它的奇妙与神秘。陡峭的山路继续延伸向前,转过一个弯,陡峭的后壁和高耸的石崖加上那块吸引无数名人来访的石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险峰”。我站在险峰边上不禁想起毛主席的诗词“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豪迈的诗词,震撼了山峦,更震撼到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天色渐晚,如琴湖水波荡漾,花经中的草堂伴随这最后一缕阳光陷入黑暗之中,灯亮起来了,我顺着公路来到了牯岭镇的广场,人山人海,人们笑着跳着与黑黝黝的大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庐山夜晚的魅力。

清晨,鸟叫声把我从床上唤醒。迷雾飘过窗前,带走了未做完的梦,但却带来了新的一天的生机与活力。背上背包,走上山路,远处掩映的别墅把我带入那般丰富而跌宕起伏的历史当中。美庐别墅,毛泽东故居,庐山会议纪念馆,庐山抗战旧地,这些无不描绘并赞美了这段永远让无数历史的奇山,它不仅是做出重要决策的场所,更是伟人心灵休息的仙境,系紧鞋带,我又走上山路,爬上了前去五老峰的征程,随着山的高度不断增加,一峰,二峰,三峰,四峰,随着一座座奇峰的出现,我领略到了庐山的雄奇之美,就当我筋疲力竭之际,一个如尖嘴般突出向前的山峰出现了,是五峰,沉浸在云雾飘渺之中,周围雾气缭绕,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天空中雷声的轰鸣。这一刻每一个登上山顶的人仿佛都飘然成仙,那一刻我明白了庐山的雄奇,明白了为何李白会写下,“飞流直下三丈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因为它的高耸,水美,包容了天地的万物,更包容了每个人的小。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不断向下,我又踏上了前往三叠泉的旅程,这是一段下山路,石阶陡峭且连贯而下,不禁让我疲惫,驻足,当我想到三叠泉那壮丽景象时美我不敢停下脚步,更不想错过这次一览壮观瀑布的时机。三叠泉终于到了,湍急的水流在层层叠叠的石壁上犹如白龙直冲而下,与庐山的瀑布又有所区别,水花溅落在水池中激起阵阵波涛,向游人们炫耀着大自然的力量,我继续往下,再回头,连绵不绝的水流正倾泻而下,永不停歇,更加使我了解了庐山这座千古名峰的宏伟之力,令人神往、感叹。

一路走到东门,一天的行程结束了,两天的庐山之旅结束了,回望高耸山峰,茂密丛林和萦绕迷雾,我不禁再次感叹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好像抱怨似的此诗,实则写出了庐山的“真面目”,也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这一次暑期的旅游,真是让我收获满满。

标签: 庐山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