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读《陋室铭》有感作文800字

读《陋室铭》有感

六年级 2025-09-12 758字 王晨曦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笔下的《陋室铭》,仅是一间斗室,却因主人的精神境界而熠熠生辉。一贬再贬的困厄,未能磨灭他心中的光芒。陋室之内,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笔下的《陋室铭》,仅是一间斗室,却因主人的精神境界而熠熠生辉。一贬再贬的困厄,未能磨灭他心中的光芒。陋室之内,仅容一书桌一床榻,却也能推开门,眺望心之所向。他向我们昭示:并不是居华屋广厦才是富足,阅书抚琴,与鸿儒谈笑,陋室之中也自有精神的丰盈。

困境如镜,映照人心。面对仅余的“半瓶水”,有人哀叹失去,有人欣喜尚存。刘禹锡选择了后者,既然命运不可逆转,何不顺其自然?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小草在帘外的荒地依然郁郁青青,到哪里都不改本色,只要心境的澄明与旷达,何处不是青青世界?

反观自己,若处在刘公之境遇,被命运反复捶打,我是否还能保有那份从容,调素琴,阅金经,与鸿儒谈笑风生呢?也许,早已在抱怨中度过余生了。然而刘禹锡从来没有在逆境中去低头埋怨,只因为他心中笃信:光芒,永远在前方!那间陋室,那些困苦,都将成为他磨砺心志的道场。正应了孟子之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陋室,正是这“曾益其所不能”的起点。

从古到今,与刘禹锡辉映的灵魂比比皆是。苏东坡谪居黄州,在东坡躬耕陇田,吟啸徐行,将困顿的生活酿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居不蔽风日的陋室,却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寻得生活真趣。史铁生在轮椅和病榻的狭小天地里,用笔耕耘出了《我与地坛》等辽阔的精神沃土。他们皆非一直在顶峰,亦未一直在低俗,却在人生跌宕起伏中,于各自或物质或身体的“陋室”里,构筑起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殿堂。

人生的价值从不在于居所的华陋,而在于心灵的格局与朝向。即使身处逆境,只要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志向,不失去乐观赋予人的“披荆斩棘,不惧风雨”的向上的力量,

便也能像那陋室的主人一样,看到了那片源自心灵深处的光芒——生命最神圣的向上的姿态!

标签: 有感 陋室铭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