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奇铅笔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一支极为神奇的铅笔,它宛如一位贴心的小老师,竟能开口说话。今天,我就兴致勃勃...
探究温水、铁锈、色拉油对小螺蛳快速高效吐泥
探究温水、铁锈、色拉油对小螺蛳快速高效吐泥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每次家里买小螺蛳,妈妈都要提前两天用清水泡着,还得时不时换水,可煮的时候还是能吃到沙子。后来听奶奶
探究温水、铁锈、色拉油对小螺蛳快速高效吐泥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每次家里买小螺蛳,妈妈都要提前两天用清水泡着,还得时不时换水,可煮的时候还是能吃到沙子。后来听奶奶说,用温水泡,放块生锈的铁钉,或者滴点油,都能让螺蛳吐泥更快。我有点好奇,这些土方法真的有用吗?是不是组合起来用效果更好?我打算自己动手试试。
二、实验及现象
(一)实验器材
从菜市场买了壳长2-3cm、大小、形态相似、外观完好的鲜活螺蛳。准备了5个洁净的盆,方便观察;还有温度计、电子秤、细孔滤网。铁锈是找爸爸要了根旧铁钉,用砂纸磨下细粉;色拉油就是家里炒菜用的大豆油;温水特意调到30℃,清水就是在室温下的温度(大概25℃)。
(二)实验步骤
1.把螺蛳平均分成5组,每组1kg(约100颗),往每个盆里加水,加到直至没过螺蛳2cm。为了让结果更准确,我将每组都重复做了3次,最后取平均值。分组情况如下:
对照组:只加清水,不做其他处理;
实验组1:只加30℃的温水;
实验组2:清水里加10g铁锈粉;
实验组3:清水里滴20mL色拉油;
实验组4:30℃温水里加10g铁锈粉和20mL色拉油。
2.把每组螺蛳放进对应的玻璃缸,静置在阳台上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每隔6小时就蹲在旁边观察,数每分钟有多少只螺蛳会动、会开口,记下来它们的活跃度;
3.等24小时后,把各组的螺蛳捞出来,用滤网把缸里的水过滤一遍,把滤出来的泥沙放到小盘子里,拿到阳台晒干,直到重量不变,再用电子秤称称有多少克泥沙;
4.从每组里随机挑10只螺蛳,小心地剪开壳,看看它们消化道里还剩多少泥沙,按“没残留(+++)、剩一点(++)、还挺多(+)、全是泥沙(-)”打分;
5.提前解剖了10只螺蛳,经计算得出每100g螺蛳大概有2.1g泥沙,再用“泥沙去除率=(收集到的泥沙质量/2.1g)×100%”,算出每组螺蛳吐泥的比例。
(三)实验结果
1.螺蛳活跃度对比
观察的时候发现,实验组4(温水+铁锈+色拉油)的螺蛳最“活泼”,每分钟大概有35只会动、会开口;其次是实验组1(温水),能有28只左右;实验组2(清水+铁锈)和实验组3(清水+色拉油)差不多,分别是22只和20只;对照组(清水)的螺蛳最“懒”,每分钟只有15只动一动。
2.泥沙去除率对比
组别24小时泥沙去除率消化道残留分级
对照组42.3%+
实验组165.7%++
实验组258.2%++
实验组355.5%++
实验组487.6%+++
由表可知,实验组1、2、3的泥沙去除率都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4的泥沙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消化道内几乎无残留;对照组去除率最低,仍有少量泥沙残留。
三、得出结论
这次实验说明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30℃的温水、加入铁锈、加入色拉油三种方法都能够加快螺蛳吐沙,且三种方式同时使用效果能更好,24小时泥沙去除率能达到85%以上。
四、实验现象解释
查阅资料后,我弄明白了它们帮螺蛳吐泥的原因。
螺蛳是变温动物,30℃温水正合它意,能让它代谢变快、消化道动得更勤,泥沙排得也快;25℃清水偏凉,它不爱动,吐泥就慢。
铁锈主要是氧化铁,泡水里会释放铁离子,这和螺蛳在河里接触的矿物质很像,能让它不紧张,还能轻轻刺激消化道,帮着排泥沙。
色拉油比水轻,会在水面形成薄膜,挡住部分空气。螺蛳要呼吸就得多开口,泥沙会跟着水流出来。但单独用色拉油会让氧气不够,和温水搭着用,才能既让它开口,又保证氧气充足。
五、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次实验,我探索了螺蛳如何快速吐沙的奥秘,并且也将这个“小窍门”普及给了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往盆里加入铁锈,如果铁锈中混有其他金属或杂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买来螺蛳后,可以将它们放置在30℃的温水中,再滴入几滴色拉油,就能够帮助螺蛳快速吐沙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探究温水、铁锈、色拉油对小螺蛳快速高效吐泥作文1300字》为作文本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探究温水、铁锈、色拉油对小螺蛳快速高效吐泥作文130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