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泪作文1150字

六年级 2025-11-07 1112字 蔡文萱
春去秋来,自古以来,“泪”似乎总是与悲、苦、愁、哀相连。有白居易的“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也有范成大的“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泪明干”。可是在我记忆

春去秋来,自古以来,“泪”似乎总是与悲、苦、愁、哀相连。有白居易的“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也有范成大的“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泪明干”。可是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一滴泪,却如初春的溪流,温暖而清亮,饱含着重逢的喜悦与成长的欣慰。

那年初冬,雪花如絮,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我和母亲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寒风卷着细雪扑在脸上,凉丝丝的。飞雪落在我们的发梢,将黑发染上点点白霜。天色昏沉,乌云低垂,遮住了朦胧的月光,整片天空仿佛被夜色笼罩。唯有远处几片残云在风中缓缓浮动,像是沉默的见证者。

我们站在外婆家门口,母亲一手提着早已冷透的饺子,另一只手微微颤抖着,轻轻地敲了敲那扇斑驳的木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陈旧的声响划破寂静。就在这瞬间,一缕淡淡的月光穿透云层,洒进屋内,照亮了门口那张熟悉又苍老的脸。

外婆愣住了。她眯起浑浊的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人,嘴唇微微颤动,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突然,她踉跄着上前一步,猛地扑进母亲怀里,双臂紧紧抱住她的女儿,手掌一遍遍拍打着她的背,声音哽咽:“nānnān……怎么才回来呀!”泪水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一颗颗砸在母亲肩头,也落进了我的心田。我那时还小,只看见她们哭得那么伤心,却不明白——原来重逢的眼泪,也可以这么暖。

后来我才懂得,那是思念熬成的泪,是岁月沉淀的爱。

多年后的一次月考,我终于明白了那种眼泪的分量。那学期,我的成绩一路下滑:九十分、八十分、七十几分……试卷上红叉密布,像一张张无声的嘲讽。我曾烧香拜佛,也曾彻夜难眠,却始终无济于事。终于,我下定决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从此,每一个夜晚,我都坐在书桌前刷题。台灯的光晕静静铺在纸上,映出我疲惫却坚定的身影。眼睛酸胀得像被砂纸磨过,眼皮沉重得如同灌了铅,但我咬牙坚持。有一次,一道数学题反复算错,我急得直跺脚,眼泪不自觉地滑了下来。不是委屈,而是不甘。我擦干眼泪,继续演算,直到窗外的月亮悄悄爬上树梢,终于解开那道题。那一刻,心里涌上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靠自己力量突破困境的踏实感。

考试那天清晨,阳光透过教室玻璃洒在我的试卷上,映出一片金黄。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并高高举起那张写着“100”的试卷时,我的心猛地一跳。我走上讲台接过试卷,指尖触到纸面的那一刻,仿佛有一股暖流从手心直冲脑门。耳边同学们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鼻子一酸,眼泪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啪嗒”一声滴在分数旁边,墨迹微微晕开。我赶紧低头擦拭,却发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原来,最甜的泪,是汗水浇灌出来的。

自此,我看过了许多“喜泪”:亲人重逢时相拥而泣,梦想成真时跪地落泪……我才真正明白,泪,并非只有悲伤。古人亦有“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的欢欣,也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深情。

原来,泪,不只是哀愁的象征,它也可以是春天的第一滴雨,是破茧成蝶时那一声无声的呐喊,是生命中最真实、最滚烫的成长印记。

标签: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