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一场春天的邂逅

六年级 2025-07-23 1004字 林忆
宁海西南隅,有一个小镇,清溪蜿蜒穿镇而过,冲积出一片沙洲,洲上桑树繁茂,故名“桑洲”。 晨曦初散时,探花楼已浸在柔和的晨光里。楼前,三株苦槠树枝繁叶茂,浓密如荫,阳

宁海西南隅,有一个小镇,清溪蜿蜒穿镇而过,冲积出一片沙洲,洲上桑树繁茂,故名“桑洲”。

晨曦初散时,探花楼已浸在柔和的晨光里。楼前,三株苦槠树枝繁叶茂,浓密如荫,阳光爬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斑斑驳驳的碎影,在青石板上织就了一张流动的金网。明代探花卢原质先生以此自勉,不忘孟子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踏上石阶,苔痕上阶绿,‌缓步走向那扇大门,翘首、房梁上的牌匾略显斑驳,赫然写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探花楼”。迈过门槛,便见是一尊雕像,此为卢探花之像也,他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穿透六百年光阴,与飞檐翘角共诉着靖难之变时那场惊天动地的文人风骨。他傲然不屈诚如他亲手安置的白石那般,以物正己,坚如磐石。他这一生,将满腹经纶化作一腔热血,将“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刻成他生命的注脚。往事尘封,繁华剥落,昔日文昌阁中朗朗书声,不复在矣,苦槠树年轮里却永远镌刻着那段“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逆风破万里”的传奇。

转过青砖黛瓦的巷弄,便是田洋垆村之东的卢氏宗祠。宗祠建于清雍正年间,坐北朝南,门口两只石狮子威严镇守,入门有前天井,天井之后又有三洞仪门,后为戏台,戏台上的木板和戏台顶的雕刻灰暗陈旧。戏台接正厅,正厅乃硬山顶建筑,柱额雕有鸟兽,脊饰有动物堆塑。戏台藻井的彩绘虽已褪成水墨,却依稀可辨当年盛况。东厢西厢已是残垣断壁,砖瓦零碎一地,那景那物,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匆匆,令人唏嘘不已。堂中摆设着卢氏先祖的画像,卢原质是皇帝钦点的“探花”,由此按探花规格建祠,祠堂正厅东西两墙边有九根柱子,是九马骖梁柱仍倔强挺立,卢氏宗祠又因此称为“探花”祠。而如今,昔人已逝,宗祠破败,徒留断壁残垣,一祠沧桑。

若言人文古迹是古镇的筋骨,南山章的油菜花便是她跳动的脉搏。正值春日,无人不道看花回,南山章的油菜花开正盛。走在田埂上,泥土松软,遥望这油菜花海,仿若巨幅黄色织锦铺展开来,细腻而又富有质感,蔓延在春天的田野上。微风吹过,油菜花海涌动着大片大片的金黄,像质朴的感情陈述,铿锵的乐章动人。那浓郁的春意与生机,在春日里绽放,随着山坡、田野和溪流蜿蜒,花海处,可见星星点点的白墙农舍。这花海农家,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般景致,纵是陶公笔下桃源,怕是也要逊色几分。

踏着归途,衣袖犹有草木香。回首望去,不论是宏伟古典的探花楼,还是古老沧桑的卢氏宗祠、漫山跃动的油菜花海,都无疑是独属桑洲的风景。“清溪中古有沙洲,上多桑,故名桑洲”,桑洲,这个小镇,在春和景明之时,如同永不褪色的春天的诗笺留存在我的岁月里。


标签: 春天 一场 邂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