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您好! 此刻,窗外一片朦胧,我站在窗边,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滴落在我的手掌里,我望着窗外,迎面刮来...
非遗馆探秘记
暑假的脚步刚刚踏入盛夏时节,妈妈神秘地告诉我:"这个假期我们要去个特别的地方。"当车子拐进一条青砖黛瓦的小巷时,我才发现目的地竟是云龙非遗馆——这座藏身市井的非遗
暑假的脚步刚刚踏入盛夏时节,妈妈神秘地告诉我:"这个假期我们要去个特别的地方。"当车子拐进一条青砖黛瓦的小巷时,我才发现目的地竟是云龙非遗馆——这座藏身市井的非遗文化宝库。
初见非遗馆时,我忍不住轻轻"噗嗤"笑出了声。灰扑扑的砖墙爬满常春藤,两扇斑驳的木门上还留着雨水冲刷的痕迹,与想象中金碧辉煌的博物馆截然不同。直到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我瞬间屏住了呼吸:挑高的穹顶垂下千百盏宫灯,暖黄的光晕里,青花瓷瓶泛着幽蓝的光泽,蜀锦织机泛着岁月包浆,连空气都仿佛浸染了历史的沉香。
"小同学,要不要试试'锦灰堆'?"穿着靛蓝布衫的非遗传承人王老师笑着递来一把素白团扇。我学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铺开宣纸,突然闻到一缕若有若无的沉水香。原来王老师正在用银针勾勒山水轮廓,细如发丝的线条在灯下若隐若现。最神奇的是"堆贴"环节,我们用镊子夹起金箔碎片,在扇面上拼出若隐若现的云纹,最后用松烟墨轻扫,整幅画面顿时有了烟雨朦胧的意境。
当我把亲手制作的团扇举到光线下细看时,金箔在墨色间流转出细碎的光点,仿佛真的有流云在扇中穿梭。王老师说这门技艺源自元代,如今全国会做的不足百人。我突然觉得手里这把扇子重若千钧,它承载的不仅是匠人的巧思,更是穿越六百年的文化密码。
暮色渐浓时,我们在非遗馆的庭院里举办了"微型非遗展"。我的团扇被挂在紫藤架下,与青瓷茶具、蓝印花布相映成趣。有位外国游客对着我的作品拍照,我骄傲地用刚学的英语介绍:"ThisisRuihuiDui,itmeans..."话未说完,王老师笑着递来一杯龙井:"用中文说更有韵味呢。"
回家的路上,我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扇柄上的缠枝莲纹。那些曾经觉得土气的蓝印花布、笨重的陶罐,此刻都在记忆里焕发出璀璨的光芒。非遗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匠人指尖的生命力,是刻在我们骨血里的文化基因。这次探秘之旅,我不仅带回了亲手制作的团扇,更收获了一把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非遗馆探秘记作文750字》为作文本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非遗馆探秘记作文75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