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萝卜探秘育成长作文1400字

萝卜探秘育成长

小学 2025-10-21 1391字 周丹
萝卜探秘育成长 午餐铃落,小一班的餐盘旁响起细碎对话:“萝卜为啥是橙色的?”“吃了真能变聪明吗?”不少孩子悄悄把萝卜拨到盘边——这份日常食材,成了孩子们的“困惑点”

萝卜探秘育成长

午餐铃落,小一班的餐盘旁响起细碎对话:“萝卜为啥是橙色的?”“吃了真能变聪明吗?”不少孩子悄悄把萝卜拨到盘边——这份日常食材,成了孩子们的“困惑点”,也成了我们开启教育的“切入点”。循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我们以萝卜为媒,带小班孩子踏上一场探秘之旅,让成长藏在每一个与萝卜相关的瞬间里。

一、寻萝卜·播好奇

要让孩子接纳萝卜,先让他们“遇见”萝卜。我们带着“萝卜藏在哪儿”的问题,把课堂搬进生活:孩子们跟着家长逛菜市场,踮脚指着紫萝卜惊呼“这萝卜是紫色的!”;在超市货架前,围着樱桃萝卜讨论“它好小呀,像小丸子”;到田间时,看爷爷拔出带泥的白萝卜,伸手摸了摸萝卜缨,凉丝丝的触感让他们笑出了声。

更深刻的探索在幼儿园快乐农场。为弄清“萝卜怎么长出来”,孩子们亲手播下种子。泽睿捏着棕色的小种子问:“它能长成大萝卜吗?”我们一起松土、挖坑、埋种子,婉婷蹲在田边念叨:“要多浇水,种子才会长大。”此后,农场成了每日“打卡地”:清晨来看是否发芽,课间操后拎着小水壶浇水,雨天趴在窗边担心“萝卜会不会淹到”。

终于,诗晗冲进教室拉着我们跑:“发芽啦!萝卜发芽啦!”我们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发现紫萝卜芽长得最快,接着是樱桃萝卜、白萝卜,最后是胡萝卜。袁满用彩笔在本子上画下歪歪扭扭的绿芽,那是他们对“生长”最鲜活的认知——《纲要》说“让幼儿实际参与观察”,此刻,孩子们正亲手触摸着知识。

二、探萝卜·解新知

孩子们把寻来的萝卜带回教室,自然角成了“萝卜博物馆”。“萝卜里面长啥样?”在追问中,我们一起切开萝卜:婉婷盯着白萝卜截面,惊喜地说“里面是白色的,还水水的!”;奕莲凑近红萝卜闻了闻,笑着说“像小草的香味!”;筱蓓摸了摸绿皮萝卜的果肉,小声道“滑滑的”。指尖碰、鼻尖闻,萝卜的形象在孩子心里渐渐清晰。

“尝一尝”环节里,孩子们反应格外真实:菲菲咬了口萝卜,皱着眉说“有点辣”;跳跳却点点头“我觉得甜甜的”。我们不强迫,只轻轻说“胡萝卜里有‘眼睛小卫士’,能看清绘本上的字;白萝卜煮汤,冬天喝着暖暖的”。慢慢的,有的孩子主动再拿一片尝,“萝卜不好吃”的刻板印象,悄悄在舌尖上融化。

三、玩萝卜·生喜爱

当孩子不再抗拒萝卜,我们把萝卜变成“玩具”,让喜欢慢慢发芽。

美工区里,“萝卜变变变”很热闹:孩子们用蜡笔给萝卜画彩虹条纹,用黏土捏“胡萝卜小人”,还把萝卜片蘸颜料拓印,圆圆的印子添上尾巴,就成了“萝卜小鱼”;角色扮演区里,“拔萝卜”的故事在上演——孩子有的扮“老公公”弯着腰,有的扮“老婆婆”挎着篮,手拉手喊“哎哟哎哟拔不动”,笑声飘出教室;户外游戏时,“运萝卜”“萝卜蹲”轮番来:两人一组抬着玩具萝卜走,怕萝卜掉了就互相扶着;戴着萝卜头饰玩萝卜蹲,说错了也不气馁,举着手喊“再来一次”。

这时的萝卜,早不是“不好吃的菜”,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有的孩子会跟自然角的萝卜说话,有的把萝卜手工送给同伴,喜爱藏在每一个小细节里。

四、品萝卜·促成长

课程的终点,回到了餐桌——孩子们要亲手做萝卜美食。榨胡萝卜汁时,他们围着榨汁机,看着橙色汁液流出来,乐乐拍手喊“像小太阳!”;腌萝卜时,跟着数“一勺盐、两勺糖、三勺醋”,切得歪歪扭扭的萝卜片,藏着满满的认真。

“萝卜宴”那天,胡萝卜汁、腌萝卜、萝卜糕摆满桌。曾经拨走萝卜的孩子,主动夹起一块萝卜糕:“这是我切的,好吃!”看着他们大口吃萝卜的样子,我们知道,挑食的小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的甜蜜、探索的快乐。

这场萝卜探秘,没有复杂的教具,却让小班孩子学会了观察、懂得了合作、爱上了生活。作为老师,我们更明白: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藏在陪孩子蹲下来看芽尖、捏着种子提问、笑着尝萝卜的时光里。未来,我们还会带着孩子探索生活里的“小秘密”,让成长慢慢发芽、开花。

标签: 探秘 萝卜 育成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