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暖阳驱散了昨夜的瓢泼大雨,草木清新,空气怡人,又不缺夏日的温暖。此刻,老师们带着我们缓缓步入东南大学,一...
稻田的脊梁——致敬袁隆平爷爷
稻田的脊梁——致敬袁隆平爷爷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405班古烁 指导老师张岚岚 当金色的稻浪在阳光下翻涌时,总有一个身影如雕塑般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他佝偻着背,草帽
稻田的脊梁——致敬袁隆平爷爷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405班古烁
指导老师张岚岚
当金色的稻浪在阳光下翻涌时,总有一个身影如雕塑般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他佝偻着背,草帽边缘垂下的稻穗在风中轻颤,布满沟壑的手掌轻轻抚过稻叶,仿佛在抚摸自己最珍爱的孩子。这位将生命镌刻在稻田里的老人,用一粒种子改写了人类的饥饿史,用毕生心血浇筑起生命的丰碑。
"禾下乘凉梦"的追寻者1960年的饥荒岁月里,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这株天然杂交稻像一束光,刺破了他对粮食安全的忧思。从此,他踏上了与时间赛跑的科研之路。烈日当空时,他戴着草帽在田间记录数据;暴雨倾盆时,他蹚着齐膝的泥水抢救秧苗;寒风凛冽的冬夜,他裹着军大衣在实验室比对稻种。十五年间,他走遍大江南北,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终于在1973年让三系杂交水稻绽放出科技的光芒。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守护者当世界粮食危机肆虐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级杂交稻如及时雨般降临。从亩产700公斤到突破1200公斤,每一次跨越都是对"谁来养活中国"质疑的有力回应。在越南的湄公河畔,在印尼的加里曼丹岛,他的杂交水稻让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时,他仍惦记着试验田里即将成熟的稻穗,那句"我还要向1200公斤冲刺"的誓言,至今仍在神州大地回响。
"做一粒好种子"的精神丰碑袁隆平用九十一载光阴诠释了何为"种子精神"。他像种子般扎根大地,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试验田里,九十岁高龄仍坚持每日下田;他像种子般默默奉献,将奖金投入科研,住着简朴的旧房,穿着打了补丁的衬衫;他更像种子般生生不息,培养出的科研团队让杂交水稻技术走向世界,在迪拜的沙漠里、在非洲的草原上,中国智慧正在孕育新的丰收希望。
站在金黄的稻田里,我仿佛看见一位老农弯腰拾起遗落的稻穗,将它们轻轻放进竹篓。这沉甸甸的稻穗里,不仅凝结着科技的结晶,更闪耀着奉献的光芒。袁隆平爷爷用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泥土之中;真正的丰碑,不在云端之上,而在万家灯火之间。当我们咀嚼着香甜的米饭时,那稻香里飘荡的,是永不停歇的生命礼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稻田的脊梁——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800字》为作文本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稻田的脊梁——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80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