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表演还没开始,场地入口就围了好多小朋友。一个戴着红鼻子的小丑叔叔正在变魔术,他的彩色卷发上还别着个闪亮的星...
东钱湖记:水里的时光哲思
车行至东钱湖西岸时,风先一步漫过车窗——不是城市里裹挟着尾气的风,是带着水腥气与草木清苦的风,像一双微凉的手,轻轻拨开了心头的浮躁。停稳车,抬眼便见一湖碧水铺展向
车行至东钱湖西岸时,风先一步漫过车窗——不是城市里裹挟着尾气的风,是带着水腥气与草木清苦的风,像一双微凉的手,轻轻拨开了心头的浮躁。停稳车,抬眼便见一湖碧水铺展向天际,云影在水面碎成粼粼的光,竟让人一时忘了该先往哪处走。
沿湖的步道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踩上去有细微的“咯吱”声,像是时光在脚下轻语。起初总想着快步向前,去寻攻略里说的“小普陀”“陶公岛”,仿佛唯有抵达那些“景点”,才算没有白来。可走着走着,脚步竟慢了下来——岸边的芦苇丛里,一只白鹭倏然振翅,掠过水面时带起一圈涟漪,那涟漪慢慢荡开,竟与远处山影的倒影叠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山,哪是天。
忽然想起古人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东钱湖的水,不是奔涌的江,不是汹涌的海,它是静的,却又不是全然的静。风来的时候,水面起皱,像谁铺开了一匹缀满碎银的绸;风停的时候,它又平得像一面镜子,将云的闲散、山的沉稳、树的苍翠,都一一收纳进来,不偏不倚,不疾不徐。这倒像极了人生——我们总在追逐“动”,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以为唯有奔跑才是活着的证明,却忘了“静”里藏着更大的智慧:就像这湖水,接纳风的扰动,也享受无波的安宁,从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失了自己的节奏。
行至半途,遇一茶亭,临湖而建。择一张木桌坐下,点了一壶当地的白茶。茶烟袅袅升起,与湖面上的薄雾相融。指尖触到茶盏的温度,再看眼前的湖——方才还觉得辽阔无边,此刻因这一方茶亭、一盏热茶,竟生出了“近”的亲切。原来,再宏大的景致,若少了与人的“相处”,也只是一幅遥远的画;唯有放慢脚步,与它对话,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想起方才在路上,见一位老者坐在湖边的石阶上,手里握着鱼竿,却并不专注,只是望着湖水出神。我问他:“老伯,钓了多久了?”他笑了笑,说:“钓了一下午,没钓着鱼,可也没白来。”我不解,他又指了指湖面:“你看这水,刚才还是亮的,现在暗下来了,云也走了,山也换了个模样——这不是比鱼有意思?”
我忽然懂了。我们总以为“游玩”是“抵达”,是“拥有”——拥有一张打卡照,拥有一段“到此一游”的记忆。可东钱湖教给我的,是“放下”——放下预设的目的,放下匆忙的脚步,让自己成为湖光山色的一部分。就像那湖水,不执着于留住每一片云的影子,不纠结于每一阵风的去向,只是自在地承载,自在地流淌。
暮色渐浓时,起身离开。回头望,东钱湖已浸在淡淡的暮色里,远处的山成了模糊的剪影,水面的光也温柔下来。没有拍下太多照片,却觉得心里满当当的——不是塞满了风景,而是住进了一片湖的从容。
原来,所有的游玩,到最后都是与自己的相遇。东钱湖的水,照见的不只是云与山,更是我们内心的浮躁与安宁。当我们愿意慢下来,像湖水一样接纳时光的流逝,像芦苇一样享受风的吹拂,便会懂得:最好的风景,从不是在某个遥远的终点,而是在每一个“当下”的从容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东钱湖记:水里的时光哲思作文1100字》为作文本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东钱湖记:水里的时光哲思作文1100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