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见人见物见生活作文1300字

见人见物见生活

六年级 2025-10-05 1286字 石疆宬
迈入一间有些老旧却古色古香的房子,空调带来凉爽驱散了夏日的热情。一位老爷爷正在用一把小刀专注地修饰着一件骨木镶嵌的小作品,而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是鄞州非遗馆

迈入一间有些老旧却古色古香的房子,空调带来凉爽驱散了夏日的热情。一位老爷爷正在用一把小刀专注地修饰着一件骨木镶嵌的小作品,而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是鄞州非遗馆内的一幕。

见人

静静地穿梭于鄞州非遗馆的各馆,我发现,每个非遗项目处都有一位传承人。我就观察起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传承人了。他们按年龄可分三类: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人。老年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师

傅,有些都是国家级美术大师呢!比如骨木镶嵌馆中的那位老者。

一开始,我发现大多数传承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不免有些担心:如果这些人干不动了,那这非遗技艺是不是要消失了?现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新鲜和诱惑,还有年轻人愿意做这看似无聊又寂寞的活儿吗?可当我看到越窑青瓷馆的那位阿姨和竹编馆、插花馆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便不再担心了。

我和爸爸还和越窑青瓷管的阿姨交流了一会儿。她是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的,在大学教书,她用自己对这门艺术热爱向更多年轻人传播陶瓷技艺和文化。中年传承人似乎是在非遗项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非遗馆拉坯机器前制作着……真好啊!竹编馆的大哥哥说,墙上那位老者传承人就是他的爷爷。他从小就对竹编艺术耳濡目染,也就成了非遗的家族传承人。年轻的传承人身上,似乎透着与“非遗”的古朴相映成趣的一种活力。

我不禁心中为这些传承人竖起了大拇指。

见物

这些非遗传承人热爱着非遗技艺,他们用双手延续着浓缩时间、见证历史的作品!就拿骨木镶嵌馆里张镶嵌骨片的床来说吧。这床应该是以前的人结婚用的,这是一种有顶的床,顶沿下层有用牛骨、象牙、黄杨木等雕出各种精美图案。虽然这些图案看上去挤在一起,但乱中有序,显出一种古朴的风格来。床顶的上部,则是一些人物图案,它们栩栩如生,好像就在为我们演绎一幕精彩的话剧。这张床古色古香,纹样秀丽,栩栩如生。工匠一定是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雕刻了进去。如果躺到这张床上,会不会在梦境中穿越回旧时光呢?

这张床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这也是传承人所该具备的匠人精神吧。

非遗馆里还有形态各异的陶瓷、花色多样的竹编作品、仿真版古代船模作品……真是让人在非遗文化中流连忘返、应接不暇啊!

见生活

非遗传承人并不是生来就会这门技艺的,他们经过了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如今,他们在非遗馆看似很轻松地做出一件作品,可这背后便是他们的默默坚持。他们是怎样练习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一定不会被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吓退。他们在被打击后可能会想放弃,但他们一定有个信念: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辜负自己的梦想!就像越窑青瓷馆里的那位阿姨说的:“我们都是热爱陶瓷艺术的。”

我们的学习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想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家”,但学习上的困难可能就会让我们不禁打起退堂鼓……我曾看过优秀高考生的经验分享直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遇到过学习上的困难。可他们没被吓到,反而想办法战胜了困难。坚持不退缩,让他们爱上了学习。

鄞州非遗馆之行,让我看见了关于生活的点滴……我仿佛重回了暑假的一天:我在景德镇陶瓷体验馆,一遍遍进行着拉坯练习……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馆。里面有一段关于非遗馆的总体介绍。我细细读着……其中,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见人见物见生活。

回家后,我将这行字端端正正地书写在文章标题处:

见人

见物

见生活………

标签: 生活 见人 见物见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