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小学 > 六年级 > 横溪风里家国韵,少年肩上担当行作文1100字

横溪风里家国韵,少年肩上担当行

六年级 2025-11-13 1077字 魏杰
每天上学路过镇口的老石桥,我都要盯着桥栏上那些模糊的刻痕看一会儿——老人说这桥有上百年了,以前朱镜我先生小时候,也常背着书包从这儿走过。风从桥洞吹过来,带着溪里水

每天上学路过镇口的老石桥,我都要盯着桥栏上那些模糊的刻痕看一会儿——老人说这桥有上百年了,以前朱镜我先生小时候,也常背着书包从这儿走过。风从桥洞吹过来,带着溪里水草的味道,我总觉得这风里藏着好多故事,有家乡的,也有祖国的。

五年级那次红色研学,算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朱镜我先生。那天我们挤在故居的小院子里,讲解员阿姨拿出一本比爷爷还老的杂志,说这是朱先生办的《萌芽》。我凑在最前面,看见纸页上有好多密密麻麻的批注,有的地方还被墨水打湿了。阿姨说,朱先生那时候在上海,白天躲着敌人,晚上就着煤油灯写文章,手冻得通红也不停笔。后院的老桂花树歪着身子,树皮裂得像爷爷的手掌,阿姨说朱先生离家前,还在树下埋了一颗弹珠当“秘密宝藏”。我蹲下来摸了摸树根,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原来英雄不是天生就厉害的,他们小时候也和我们一样,会藏小秘密,会惦记家里的树。

回来后我跟同桌小雨、前桌浩浩商量,咱们也做点什么吧。最后决定搞个“故事小剧场”,就演朱先生的事。为了找道具,我把爷爷的旧眼镜翻出来给浩浩戴(他演朱先生),小雨用她妈妈的红围巾做了个“红领巾”,我呢,负责当“场记”,还把爸爸的手机拿来录视频。第一次在班级演的时候,浩浩紧张得忘词,把“要为祖国奋斗”说成“要为桂花奋斗”,全班都笑了,但笑着笑着,大家又安静下来——因为我们都知道,朱先生当年说这句话的时候,一点都不轻松。后来我们还去社区演,有个老爷爷看完拉着我说:“我小时候见过朱先生回家,他还摸过我的头呢!”我赶紧把这句话记在小本子上,这可是“独家素材”!

今年清明前,我们听说故居的老桂花树该松土了,三个小伙伴凑钱买了包肥料,周六一早就跑过去。浩浩力气大,负责挖坑;小雨仔细,把肥料撒得匀匀的;我呢,拿着小刷子给树干刷防虫漆,不小心把漆弄到了指甲缝里,洗了好半天都没洗掉。居委会的王阿姨过来帮忙,她说:“你们这几个小家伙,比大人还上心。”我仰头看着桂花树,去年秋天落下的桂花还在树根底下积着一层,金灿灿的。我忽然觉得,我们给树施肥,就像在给朱先生的故事“施肥”,让这些故事能长得更茂盛,被更多人知道。

现在每天放学,我还是会走老石桥。风照样吹,桥栏上的刻痕还是模糊的,但我好像能看见小时候的朱先生背着书包走过,也能看见我们三个小伙伴在桂花树下忙碌的样子。妈妈说,爱国就像爱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要放在心里,要做实事。我觉得她说得对,上课认真听数学题,是为了以后能帮家乡修更好的桥;把朱先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是为了让大家都记得这份初心;给桂花树浇水,是守护家乡的一点点美好。

横溪的风还会吹很多年,老石桥也会站很多年。我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朱先生那样,做一个心里装着家乡和祖国的人。而现在,我要先做个好好长大的横溪少年,把这些小故事、小担当,像藏弹珠一样藏在心里,慢慢发芽,慢慢长大。

标签: 担当 家国 肩上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