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二 > 村头的老槐,岁月的根须作文1100字

村头的老槐,岁月的根须

初二 2025-09-10 1089字 张晨璐
暮色漫进窗棂时,我总恍惚听见风穿过叶隙的声响——不是城市高楼间尖锐的呼啸,而是带着草木清润的沙沙声,像极了村头老槐树摇晃枝桠的低语。那棵 扎根在我记忆深处的老树,原

暮色漫进窗棂时,我总恍惚听见风穿过叶隙的声响——不是城市高楼间尖锐的呼啸,而是带着草木清润的沙沙声,像极了村头老槐树摇晃枝桠的低语。那棵

扎根在我记忆深处的老树,原以为不过是童年嬉戏的背景,如今才明白,它早已将根须悄悄扎进我的血脉,成为我灵魂里最原始的坐标。

记得老槐最茂盛的时节,枝桠撑开的绿云几乎要盖住半条村路。树皮皲裂如大地的掌纹,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时光的密语;树根盘曲着拱出地面,像老人青

筋凸起的手掌,稳稳托住岁月的重量。爷爷总说:"这树比咱家祖坟还老,它看着一代代人长大,自己也慢慢活成了村子的魂。"那时我尚不懂"魂"字的重量,

只顾着在树影里疯跑——春天捡槐花串成项链,夏天在树荫下听爷爷讲古,秋天踩着金叶跳格子,冬天抱着树干数冻红的指节。老槐树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用枝叶筛下阳光,用根须涵养水土,更用年轮一圈圈记录着村庄的温度。

而真正读懂老槐的生命哲学,是在某个异乡的深秋深夜。从市图书馆走出来,冷雨裹着霓虹打在脸上,我攥紧口袋里皱巴巴的家书,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攥着

我的手:"妞妞,记得常回去看看老槐,它记性好,替咱们记着所有好日子。"那一刻,城市的灯火再璀璨,也照不亮我心底的空落。我终于明白,老槐从来不是

简单的植物——它是爷爷奶奶用一生浇灌的牵挂,是村庄用岁月沉淀的温情,更是我们这些漂泊者灵魂深处的"根"。

去年清明回村,特意绕到村头。老槐依然站在那里,树干比记忆中更粗粝,树皮上的纹路像被风雨刻刀反复雕琢过,却依然挺直脊梁。枝桠间的新叶正舒展

着嫩绿,像无数只小手托住四月的天空。树下没了纳鞋底的奶奶,没了摇蒲扇的爷爷,却多了几个蹲在石墩上聊天的老人,他们的白发在风里飘着,像极了老槐树新落的絮。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跑过来,仰着头数新叶:"奶奶说,这树比太奶奶还大,它的根能伸到村头的小河底呢!"我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截被岁月

磨得发亮的树根——它曾是我儿时攀爬的阶梯,是爷爷拴牛的桩子,是奶奶晒谷的天然棚顶,如今依然沉默地向下延伸,将养分输送给每一片新叶。

忽然懂得,所谓成长,原是从依赖一棵树的温度,到将自己活成一棵树的姿态。老槐树用百年光阴教会我们:真正的根脉不在砖瓦水泥间,而在那些被岁月

反复摩挲的记忆里——是爷爷补衣时穿针的专注,是奶奶熬粥时掀锅盖的热气,

是夏日傍晚树影里此起彼伏的蝉鸣,是冬日清晨窗棂上结满的冰花。这些细碎的光亮,如同老槐树的根须,在时光的土壤里悄然蔓延,最终长成支撑我们穿越风雨的力量。

此刻,窗外的城市依然喧嚣。但我知道,无论走得多远,我的生命里永远有一棵老槐树。它的根须扎在村头的黄土里,也扎在我心的最深处;它的枝叶曾为

我遮过童年的风雨,如今也在每一个孤独的时刻,为我投下一片温柔的荫蔽。原来所谓乡愁,从不是对某处地点的执念,而是对那些滋养过我们生命的人与物的眷恋——就像老槐树用年轮记住每一场风雨,我们用记忆记住每一份爱,然后带着这份根的力量,走向更辽阔的远方。

标签: 村头 岁月 根须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