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二 > 灯火里的中国作文950字

灯火里的中国

初二 2025-08-24 903字 张瀚宇
中国在灯火里发展着,繁荣着。五千年的历史从未间断,诗词,似灯火,也从未熄灭。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自春秋以来,诗词便在历史的长流中

中国在灯火里发展着,繁荣着。五千年的历史从未间断,诗词,似灯火,也从未熄灭。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自春秋以来,诗词便在历史的长流中流淌着,奔腾着。在歌中,我们见证着君王修整甲胄与刀兵,带领手下冲上战场。沙场上,尘土飞扬,战马嘶吼着驰向敌方;沙场上,刀光剑影,战士怒吼着剑指敌方。春秋,是个战火连天的时代,但人民的智慧,在这慷慨的歌谣中展示给后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却又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的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年老而志不衰,虽无力却仍愿如千里马般驰骋千里。他,的胸中,还装着收复河山的志。他,的臂膀,为奋勇杀敌还有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盛唐,一声战鼓,擂响安禄山与史思明的野心。一霎,叛军将至城下,唐玄宗逃亡,唐肃宗即位,人民沐浴在了战火之下。上天可怜他们,给了他们一个成年的杜甫。于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到看不见的天边,只能怨恨地感叹着。他忧国忧民,茅屋被风吹破,却愿得到一座大厦,为天下一切得穷苦之人遮蔽苦难的风雨。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三年。他与好友一同漫步在树林间,俄而,细雨蒙蒙,他却吟咏长啸,从容而行。他拄竹杖,穿芒鞋,一双脚在泥路上坚定而稳重地走着,不顾那穿林打叶的雨声,更不顾身后地路是晴是雨。他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仍不畏惧、不颓丧,那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为世人所敬。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青山上,石缝间,树立着那样一棵挺拔的竹子。郑燮提笔,狼毫沾饱浓墨,笔尖轻触纸面,挥笔,泼墨,一副竹石图诞生,诗便被题在了上方。一笔一画间展示着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也暗含着他刚毅的风骨和高尚的节操。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那报国的志,刚毅的情,豁达的心……岂不正是我们所应传承的?诗词的灯火,因此照耀着中国的青年,使中国在灯火里发展,繁荣。

灯火仍在闪耀,历史仍在流淌。

标签: 中国 灯火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