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二 > 破茧,自发光作文1000字

破茧,自发光

初二 2025-08-21 993字 朱馨悦
裂痕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正如破茧的疼痛,原是光芒必经的锻造。——题记 破茧,是在矛盾中突围的过程。求快的焦虑与深耕的定力、畏难的怯懦与行动的勇气、浅知的浮躁与深知的沉

裂痕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正如破茧的疼痛,原是光芒必经的锻造。——题记

破茧,是在矛盾中突围的过程。求快的焦虑与深耕的定力、畏难的怯懦与行动的勇气、浅知的浮躁与深知的沉静,每一对矛盾都是一层茧,而光芒,就藏在穿透它们的努力里。

我们总被“快”的浪潮推着向前。“三个月逆袭”的神话、“一周提分”的攻略,让努力变成了掐着秒表的冲刺。可越是急着跑到终点,越容易在中途被懈怠缠上——就像蝴蝶在茧中乱撞,看似挣扎不停,实则原地打转。我曾为了赶作业,一小时刷完半张数学卷,结果错题比对勾还多,那些潦草画下的全等三角形辅助线,连最基本的对应边都标错了。

真正的破茧,该是在喧嚣里稳住自己的节奏。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为破译一份文书,能逐字比对三年;故宫修复师为修一幅古画,先花半年熟悉颜料。他们不被“多久出成果”裹挟,只问“每步是否扎实”。就像我后来啃一道几何压轴题,花两小时拆解三种解法,虽然慢,却看清了辅助线背后的逻辑——慢下来的每一步,都在剪断懈怠的丝。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太多时候,我们怕写砸作文就停在提纲,怕说错话就躲在人群后。这种“不做就不会错”的想法,像层硬壳裹住人。我曾因怕出丑,在语文课演讲前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站上台却突然忘词,攥着话筒的手心全是汗。

可破茧哪有不疼的?那天我硬着头皮把演讲说完,虽然磕磕绊绊,却听见了零星的掌声。后来参加作文赛,拿到陌生题目时,反而想起那次忘词的窘迫——原来敢犯错,比完美更重要。每一次“敢错”的尝试,都是在硬壳上敲出裂痕。

知识的海洋里,浅尝辄止者只拾得贝壳,深耕不辍者方见珍珠。我们总以为记几个结论就是“懂了”,可碎片式的认知像层薄雾,遮不住无知。我曾以为背熟几何定理就掌握了逻辑,直到遇到一道结合旋转的综合题,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懂“为何要构造全等”。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不仅记理论,更在稻田里一穗穗筛选。

我后来学几何,不再满足于“证出来就行”,而是追问“辅助线为什么这样画”。当弄清“倍长中线”能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角的位置时,那些定理突然有了温度——深耕的每一寸,都在拨开无知的雾。

太急着要结果的人,往往等不到花开。总有人问“努力没回报值得吗?”可破茧从不是为瞬间绽放。屠呦呦历经190次失败才提取出青蒿素。那些错题上反复涂改的痕迹,那些演讲前练习的清晨,都在悄悄撑开茧房。原来过程本身就是答案,就是破茧后最动人的光芒。

那些“求快”时守住的慢、“畏难”时迈出的步、“浅知”时挖的深,终会在某个时刻交汇。这光芒里,有学者的伏案,有匠人的专注,更有普通人的坚持——所谓璀璨,从来都是破茧时的疼痛,慢慢酿成的温柔。

标签: 发光 破茧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