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网 > 中学 > 初二 > 《红岩》读后感作文850字

《红岩》读后感

初二 2025-09-08 829字 朱奕欣
红岩精神,坚如磐石。 ——题记 《红岩》的故事,围绕着一群心怀信仰的地下党员徐徐展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印发、传播《挺进报》,字句间都藏着唤醒民众的热忱,藏着对

红岩精神,坚如磐石。

——题记

《红岩》的故事,围绕着一群心怀信仰的地下党员徐徐展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印发、传播《挺进报》,字句间都藏着唤醒民众的热忱,藏着对革命胜利的渴望,更藏着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这份努力虽短暂点燃了群众心中的觉醒之火,却也引来了国民党特务的疯狂打压,许多党员不幸被捕入狱,主角许云峰、江姐等革命志士,也自此陷入了黑暗的牢笼。即便面对严刑拷打,他们依旧紧守信仰的防线,甚至在狱中,仍悄悄延续着传播真理的事业。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便是江姐。酷刑没能摧毁她的意志,为了保护同志、守护党的秘密,她甘愿牺牲自己,甚至强忍对孩子的牵挂,将家国大义放在首位。当她在狱中带领同伴高唱革命红歌时,我不禁热泪盈眶——那歌声里,唱的不只是旋律,更是对革命精神的赞颂,是在黑暗中绝不低头的呐喊。就像当初印发《挺进报》时,党员们用生命传递希望;入狱后,他们依旧彼此扶持、相互鼓励,用乐观驱散恐惧,用团结抵御绝望,让我真切看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

而江姐在渣滓洞绣红旗的场景,更成了我心中难以磨灭的画面。她用那双布满老茧、曾受酷刑的手,一针一线缝制着五星红旗。她明知自己或许等不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甚至看不到红旗飘扬的模样,却依然将满腔的爱国信念、对未来的憧憬,细细缝进每一寸布料、每一个针脚里。那面未完成的红旗,早已超越了织物本身,成为了信仰与希望的象征。

如今我即将面临中考,虽不必像革命先辈那样直面枪林弹雨,却同样需要这份“红岩精神”——那份坚持到底的毅力,那份绝不退缩的勇气。生活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跑道,而“坚持”,便是属于我们的“挺进报”,能带着我们冲破难关,奔向目标。

从前的我,遇到难题第一反应总是退缩,面对挑战常常没了冲劲;但读完《红岩》,想到革命先辈们哪怕面对死亡,也要拼尽全力传播正义与真理,我深受触动。他们用生命教会我:真正的成长,从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想放弃时选择“再来一次”,在感到失望时选择“再试一回”。

就像书中的志士们那样,只有挺直信仰的脊梁,不向困难低头,才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这份从《红岩》中汲取的力量,终将伴我走过每一段需要坚持的旅程。

标签: 读后感 红岩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备案号:湘ICP备2025127569号-1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zuowenben.com【作文本】